最近看了一部令人很有感的電視劇,劇名是「我們與惡的距離」, 描述一樁隨機殺人的刑案事件發生後的各方各面,除了加害者、受害者及其家屬,還包括辯護律師、司法制度、新聞媒體的報導、網路及的社會輿論、精神科醫師以及可能犯罪的社會邊緣族群,議題涉及隨機殺人、假新聞、思覺失調症、媒體自律、嫌惡設施等,是台灣第一部以隨機殺人為題材的電視劇。可能是身為媽媽,職業又是老師的我,在這麼多的內容中,我被其中的一幕深深的震撼:辯護律師找到加害者的媽媽溝通如何為她的孩子(本劇隨機殺人的加害者)辯護,加害者的媽媽情緒失控後對著辯護律師說:「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,要花一個20年去養一個殺人犯,我一直在想,到底是哪裡把我的小孩教壞了」……。看著表演者撕心裂肺的吶喊的演出,「到底是哪裡把我的小孩教壞了」,讓我不禁反思,為什麼會教出一個去傷害他人的孩子呢?是老師的問題還是家長的問題呢?

詳見附件

最後修改日期: 2021-07-05